网上有关“阅读与科学:什么是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阅读与科学:什么是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想,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也应该令人在阅读中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在哪里开始。
科学很美妙,人人都能欣赏它。也像欣赏交响乐一样,欣赏科学有一个入门过程。这个过程丰富多彩,而阅读永远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
科学很有趣,欣赏科学的阅读是愉快的。当然,也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坚持,困难可以慢慢克服。欣赏科学,不必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重要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莎士比亚是1564年4月23日诞生,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享年整整52岁。这里遇到一个科学问题:此处用的是何种历法?
有人说:当然是公历啦。错了!应是儒略历。现今通行的公历,又叫格里历或新历,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颁布,从1582年10月15日开始使用的。此前欧洲基督教世界一直使用的儒略历,又称旧历,是古罗马统帅儒略·凯撒下令颁行的。英国直至1752年才改用公历,那时莎士比亚已经逝世一个多世纪。
《堂吉诃德》的作者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也是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他正巧是和莎士比亚同一天离开人世吗?不!公历颁行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波兰马上就采用了。塞万提斯的卒日是依公历记载的,其实要比莎翁去世早10天。
有人以为,像莎翁那样生卒日期相同实属难得。其实,发生这类事件的概率并不很小,约为1/365。但若生日是闰年的2月29日,又另当别论。这里再举一个生卒日期相同的著名例子: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拉斐尔,是1483年4月6日出生、1520年4月6日逝世的。他只活了37岁。
1992年,又是4月6日,又一位奇迹般的人物去世了。他就是科普巨匠、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阿西莫夫已有108种书出了中文版,这项纪录很难打破。这些精彩的作品,一直在帮助人们欣赏科学。2012年,我曾在《科普研究》杂志上发表《阿西莫夫著作在中国》一文,简介它们的概况。在今天这个世界读书日,我愿再次推荐大家一读他的《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书末列有其470本书的完整清单。其中一些少儿读物,篇幅不大;但也颇有一些煌煌巨制,例如著名的《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古今科技名人传记》都有上百万字,《阿西莫夫莎士比亚指南》篇幅也与此相仿。它们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阿西莫夫的科普写作信条,是尽量使用直白、简洁、透明的语言,这为读者理解比较复杂的科学概念提供了莫大的便利。他说过,要写得明白甚至比写得华丽更不容易,谁如果不相信,那就请他试试看。我很欣赏阿西莫夫的这种文风,并称之曰“平淡之中见新奇”。他使用的词语总是那么平易近人,他的作品却总是那样的兴味盎然。
现在再来谈谈中国的科普泰斗高士其。他的作品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的典范,今年人们将会隆重纪念这位前辈科学家和作家诞生110周年。高士其原名高仕錤,是一位细菌学家。1928年他在一次实验中不幸感染脑炎病毒,导致了终身的严重残疾。
1934年,30岁的高仕錤说,我不要做官,所以去掉了“仕”的单人旁;我不想要钱,所以把“錤”的金字旁也去了。他在半个世纪中以病残之躯写下了大量的科学小品、科学故事、科学童话,以及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引导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了科学道路。逝世后,中组部确认他为“中华民族英雄”。有关高士其感人的一生,叶永烈在《中国的霍金——高士其传》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近几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中有一本《细菌历险记》,是高士其的重要作品选,读者尽可一睹它的风采。
阅读是写作的上游。我从读阿西莫夫、卡尔·萨根、乔治·伽莫夫、伊林、高士其等名家名著中获益良多,自己也尝试创作、翻译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其中《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一书还在2008年荣获第四届文津图书奖、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荣获了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有媒体朋友问我:这本书又是天文,又是历史,又是艺术,又是宗教,您是怎么把这些东西都弄到一块儿的?我的回答是:不是我把它们弄到一块儿,而是它们本来就在一块儿,只是有人看到了,有人没看到;有人意识到了,有人没有意识到。当然,要能看得清楚,也有一个过程,那同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在《追星》的结尾,我谈及林语堂说过:“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居住其中,却感觉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在哪里开始。”我想,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也应该令人在阅读中感觉不到科学在哪里终了,人文在哪里开始。这是对作者的要求,也是对读好书的追求。我真诚地祝愿大家读到更多更精彩的好书!
(本文为卞毓麟在2015年4月23日“国图公开课”上的讲稿,有删改。)
八大科普类型指的是我国科普工作的八个主要方面,分别是:
1.自然科学类: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的认识。
2.技术发明类:此类科普宣传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创新等,让公众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激发创新意识。
3.卫生健康类:主要传播医学知识、健康养生、疫情防控等内容,提高公众的卫生素养,促进全民健康。
4.环境保护类:普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5.社会科学类:包括人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科普,增强公众的社会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文化艺术类:传播文化艺术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鉴赏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7.教育教学类:普及教育知识、教学方法、学习技巧等,提高公众的教育素养,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8.农业科技类: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科普,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
关于“阅读与科学:什么是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问枫]投稿,不代表发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iemp.cn/cshi/202501-86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明号的签约作者“问枫”!
希望本篇文章《阅读与科学:什么是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明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阅读与科学:什么是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阅读与科学:什么是最好的科学人文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